close

此篇文稿是給馬來西亞、新加坡、泰國及印尼等東南亞地區的網友。

This article is for bloggers and viewers in Malaysia,Singapore,Thailand,Indonesia and others South East Asia area.

本人曾在中華民國台灣 國立成功大學防災研究中心擔任助理一職,對台灣地區的天然災害有些許的了解。籍此希望可以提供一些災害防範知識給網友以供參考,本篇主要是以地震為主題。

地震的測量單位是以芮氏地震規模為計量單位(Richter magnitude scale),亦稱為近震規模(local magnitude,ML),是一種近距地震測量單位。所以在每次地震後所測得的規模,同一地震在不同地區所測得的規模有所差異。

東南亞地理結構

馬來西亞(包括西馬及東馬婆羅洲)、新加坡、泰國所座落的位置叫做選它台地(Pentas Sunda),是古陸塊;馬六甲海峽是在冰河時期形成,而且並沒有任何一座火山存在,所以馬來西亞(包括西馬及東馬)是不會發生地震。但不巧的是,印尼的蘇門達臘、爪哇、蘇拉威西,東帝文,菲律賓,緬甸及印度均有火山帶經過。往北的部份則包括台灣、日本、蘇聯,再延伸至北美洲阿拉斯加,而火山帶是與地震帶互相吻合,有火山的地區均有發生地震的危機潛在。

    

點選上圖示可顯示大圖

明確的說法是東南亞地區的地震帶叫做[地中海-印度尼西亞地震帶],西起大西洋亞速爾群島,向東經地中海、土耳其、伊朗、阿富汗、巴基斯坦、印度北部、中國西部和西南部邊境、經過緬甸到印度尼西亞(印尼),與環太平洋地震帶相接。它橫越歐亞非三洲,全長2萬多公里,基本上與東西向火山帶位置相同,但帶狀特性更加鮮明。此地震帶集中了全球15%的地震。主要是淺源地震和中源地震,缺乏深源地震。2004年12月26日印尼亞齊(Bandar Aceh)發生極強地震,高達芮氏9.0級(亦有說8.9級及9.2級),震央僅10公里深,屬極淺源地震,其地表破壞力極大。

地震震源可分以下數類:
深源地震--震源深度在地面以下超過300公里(目前最深震源為725. 公里 ,約在地球半徑十分之一的地方)
中源地震--震源深度在地面以下70-300公里
淺源地震--震源深度在地面以下七十公里以內,其中若震源深度更淺,在地表以下三十公里以內者又叫極淺源地震。

震級指的是地震釋放能量大小的等級。一次地震只有一個震級,一般以其主震震級為代表。地震震源釋放出來的彈性波能量大,震級也就越大。彈性波能量可用其振幅大小來衡量,因此,震級可用地震儀上記錄到的最大振幅來測定。

強烈地震所釋放出總能量十分巨大,例如一次7級地震的能量,相當於近30個兩萬噸原子彈的能量;一次8.5級地震的能量,相當於1000萬千瓦的大型發電廠連續10年發電量的總和。震級和能量不是單純的比例關係,而是對數關係。震級相差1級,能量約相差32倍。如果以芮氏9.0級認定印尼於2004年的大地震,可略計算出其所釋放的總能量為 30X(32X32)=30720個兩萬噸原子彈同時爆炸所釋放的能量,可想而知,當時的破壞力有多大。

一顆原子彈當年二戰時即可把日本廣島造成極大地表物破壞(尚未考量到輻射所造成的後遺症),試想看,三萬顆原子彈同時爆炸所釋放的能量市有多可怕!大自然的力量是人類無法控制的。

小於2級的地震,人們感覺不到,稱為微震
2~4級稱為有感地震
5級以上的地震,開始引起不同程度的破壞,稱強震
7級以上的地震稱為大震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地震防護分為三個部份,地震前、地震中、地震後

地震前:
   居家
   ‧家中應準備救急箱及滅火器,並告知家人所儲放的地方,了解使用方法。
   ‧知道煤氣、自來水及電源安全閥如何開關。
   ‧家中高懸的物品應綁牢,櫥櫃門閂宜鎖緊。
   ‧重物不要置於高架上,栓牢笨重家具。
   ‧事先找好家中安全避難處。

   學校
   ‧教師(尤其是中、小學校)應經常在課堂宣導防震常識並教導學生避難事宜,
    舉行防震演習。
   ‧教室的照明燈具、實驗室的櫥櫃及圖書館的書架應加以固定。

辦公室及公共場所
   ‧經常檢驗防火和消防設備。
   ‧規劃有關緊急計畫,並分別告知緊急情況時各人的任務以及應採取的行動。

地震中:

   室內
   ‧保持鎮定並迅速關閉電源、煤氣、自來水開關。
   ‧打開出入的門,隨手抓個墊子等保護頭部,儘速躲在堅固家具、桌子下,
    或靠建築物中央的牆站著。
   ‧切勿靠近窗戶,以防玻璃震破。
   ‧切記!不要慌張地往室外跑。

   室外
   ‧站立於空曠處或騎樓下,不要慌張地往室內衝。
   ‧注意頭頂上方可能有如招牌、盆景等掉落。
   ‧遠離興建中的建築物、電線桿、圍牆、未經固定的販賣機等。
   ‧若在陸橋上或地下道,應鎮靜迅速地離開。
   ‧行駛中的車輛,勿緊急剎車,應減低車速,靠邊停放,人躲進附近騎樓下。
   ‧若行駛於高速公路或高架橋上,應小心迅速駛離。
   ‧若在郊外,遠離崖邊、河邊、海邊,找空曠的地方避難。

   學校
   ‧避於桌下,背向窗戶,並用書包保護頭部。
   ‧切忌慌亂衝出教室,並避免慌張地上下樓梯。
   ‧如在操場,遠離建築物。
   ‧如在行駛中之校車,留在座上勿動直至車輛停妥。

   辦公室及公共場所
   ‧注意天花板上的物品(如燈具)掉落下來。
   ‧辦公室躲在辦公桌或堅固的家具下或靠支柱站立,遠離窗戶。
   ‧公共場所中,應小心選擇出口,避免人群推擠。
   ‧切忌急著衝出,請勿使用電梯

地震後:

   ‧察看周圍的人是否受傷,如有必要,予以急救。
   ‧檢查家中水、電、煤氣等等管線有無損害,如發現煤氣管線或煤氣桶有損
    ,輕輕將門、窗打開,立即離開並向有關權責單位報告。
   ‧打開收音機,收聽緊急情況指示及災情報導。
   ‧檢查房屋結構受損情況,儘速離開受損建築物,疏散時請使用樓梯。
   ‧儘可能穿著皮鞋、皮靴,以防震碎的玻璃及碎物弄傷。
   ‧保持救災道路暢通,徒步避難。
   ‧聽從緊急計畫人員的指示疏散。
   ‧遠離海灘、港口以防海嘯之侵襲。
   ‧地震災區,除非特准,請勿進入,並應嚴防歹徒趁機掠奪。
   ‧注意餘震之發生。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在此,本人以個人微薄的力量,向政府呼籲,我國必須建立災難防範系統,包括
土崩、地震、火災、水災等等天然災害的防範措施及相關的軟硬體設施。
此軟硬體設施包括日常宣導、學校教育、平面電子等媒體、電腦網站系統、相關
設備等等;防範措施則必須是縱貫連線,由高層至地方政府等單位都能及時快速
反應。
建議可參考日本、中華民國台灣、中華人民共和國等等的各種相關防範措施及系統。

本文源自前國立成功大學防災研究中心某助理的博客, 經同意在此轉載

苔您覺得本文有益, 請轉給你朋友.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naga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